由廣州市美術家協(xié)會陶瓷藝委會、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組委會、廣東省當代陶瓷美術館主辦的“突破?界限――中國當代藝術陶瓷展”近日在廣州開幕。
本次展覽共展出萬國華、賀景衛(wèi)、陳炳佳、嚴維明、魏寶書、江海濤、李帥、黃俊、余效龍、邵穎、汪中華、唐亮祥、余建江、康平川、王思思、何海青等16位中青年陶藝家200多件作品。
廣東省當代陶瓷美術館館長李群芳認為,陶瓷只是一種載體、媒材,陶瓷材料和工藝只是為藝術呈現(xiàn)的一種基礎。沒有藝術基因的植入,只能叫工藝。
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(jiān)彭文斌表示,當代陶瓷藝術的發(fā)展有三個階段,一是陶瓷的工藝階段,二是陶瓷的繪畫階段,現(xiàn)在已經到了第三階段,即陶瓷藝術的當代性階段。如何在陶瓷藝術創(chuàng)作時,把陶瓷當成一種非常好的載體、媒材,讓它來發(fā)揮陶瓷藝術語言的新可能性。當代陶瓷藝術應大眾化、普及化、推廣化,讓更多人接觸陶瓷藝術、玩瓷碰瓷愛瓷。
著名藝術家、西冷印社社員郭莽園表示,藝術一定要原創(chuàng)、要在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發(fā)揚光大。他表示,自己每年都會專門花一段時間來畫“梅蘭竹菊”,因為“梅蘭竹菊”是國畫家最基本的功底基礎。每一次繪畫創(chuàng)作之前,如果沒有想好新的創(chuàng)作內容,他就會停筆不畫,“畫什么不重要,怎么畫才重要!
該展展至12月20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