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民瓷廠作為“當代官窯”十大瓷廠之一,走過了建廠、創(chuàng)業(yè)、經營、改制、轉型的歷程,有經典和輝煌,也有探尋和艱辛,留下了珍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。
為民瓷對于大部分景德鎮(zhèn)當地人來說,她的輝煌,恍如隔世!拔矣浀80年代時,為民瓷廠的效益達到了鼎峰,當時為民瓷廠的產品造型新穎、美觀、花面豐富多彩,集實用與藝術于一體,一直為國內外客戶所喜愛,銷售往往供不應求,大家每天都熱火朝天干著活!睘槊翊蓮S退休黨員葉日新回想起廠里的點點滴滴,仍掩飾不住激動。
近日,記者走進為民瓷廠,盡管瓷廠已經物事人非、盡管瓷廠的特色產品已經淡出人們視線、瓷廠的廠房大部分都已經租賃出去……但是它仍是許多景德鎮(zhèn)人心中的以瓷為傲的為民瓷廠。
瓷廠規(guī)模不斷改善和創(chuàng)新
1958年開始籌建,1965年正式投入生產,原名國營高級美術瓷廠,專門生產新彩出口杯碟和高級美術瓷,1966年6月,改名景德鎮(zhèn)市為民瓷廠,是景德鎮(zhèn)新彩日用瓷出口重點企業(yè)之一。
當時的為民瓷廠廠房集中、布局緊湊、工藝流程合理有序、機械化程度較高,是當時景德鎮(zhèn)較先進的新型企業(yè),生產工藝實現“兩大”突破,一是原料精制,首創(chuàng)原礦進廠,經雙輪粉碎,攪拌榨泥,經陳腐后再真空細練。整個過程機械化生產。二是,成型毛坯干燥,以鍋爐蒸氣為熱源,徹底改變了傳統(tǒng)“日曬”或“燃煤坑道烘房”的干燥方式。
“我很懷念幾十年前的為民瓷廠。”葉日新告訴記者,1965年1月份為民瓷廠正式投產,主要生產單件品種和少量的餐具,有異風咖啡具、異風合具、金瓜水筒、正德湯碗、正德3寸8湯盤等。進入上世紀六十年代末,為民瓷廠成為生產出口瓷主要企業(yè)之一。手工繪制彩瓷除保留繪制部分高檔陳列瓷和禮品瓷外,全部轉為貼花。進入七十年代,隨著生產規(guī)模不斷擴大,生產條件不斷改善,生產技術進一步充實提高。美研室、試驗組人員設計、開發(fā)大量適合中東、歐美國際市場需要的中、高檔配套產品。為滿足國際市場需求,為民瓷廠充分發(fā)揮科技人員的作用,1970年自己設計、施工的第一條91M煤燒隧道窯建成投入生產運作。
在采訪中,為民瓷廠的廠長朱麗芳說:“我從一線普通工人到現任職務,角色轉換十次,當過燒煉車間又苦又臟又累的進車工,擔任過成型車間統(tǒng)計員、分工會主席、廠團委書記、廠女工委員會主任、工會主席到如今的職位,我和為民瓷廠共同奮戰(zhàn),我們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,我和為民瓷廠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緣。”
曾經的輝煌,享譽中外
在朱麗芳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為民瓷廠廠區(qū)內,水泥道路,道路兩旁的綠化帶蔥蔥郁郁,被翻新過了的廠房,猶如見到了以往輝煌的為民瓷廠。但是在輝煌之余,記者又感受到了她的落寞,瓷廠內的大部分廠房都被租賃出去了,連廠區(qū)內的食堂和電影院也被租出去了,廠區(qū)內稀稀朗朗的人群!叭ツ辏覀儼褟S區(qū)的墻面都進行了翻新,把被腐蝕的墻面都重新刷新了一遍,讓她不顯得那么落寞。”朱麗芳說。
記者在為民瓷廠內,作為較早一批入廠的員工,在談起為民瓷廠昔日的光景時,作為老職工的葉日新特別健談,“為民瓷廠是主要生產出口瓷廠家之一,一直都獲得外商好評。隨著生產展出口訂貨量的增加,廠里又相繼生產了玉玲、異小蓮等咖啡具配套,當時,我們每天都很忙,忙著生產和創(chuàng)新,有時晚上都顧不上吃飯,大家圍在作坊旁開創(chuàng)新質量分析會,雖然很忙碌,但感覺生活的很充實。”他表示,當時的工作場景已經成為他腦海里永不褪色的記憶。
在他的記憶中,為民瓷廠獲得了無數的榮耀,“我在為民瓷廠工作了幾十年,對為民瓷廠有著深厚的感情,我也見證了為民瓷廠的發(fā)展和變化,我們無法忘記那份榮譽和輝煌!
據葉日新介紹,為民瓷廠生產“高美”牌高中檔新彩中西餐具、茶具、咖啡具、茶杯、盤類和部分陳設瓷、禮品瓷。日用瓷器制作工藝精細、瓷質光亮潔白,獲江西省優(yōu)質產品獎、1983年日用陶瓷蓋杯獲輕工部產品評比第一名、1984年獲全國同行業(yè)質量優(yōu)勝獎。其中20頭新彩西餐具、“高美”牌新彩金菊花杯、45頭西餐具分別榮獲江西省優(yōu)質產品獎;1986年有機硅在石膏模具中的應用獲輕工部科技進步獎;1987年高鋁質紡織瓷獲江西省優(yōu)秀新產品獎;1991年高美牌45頭西餐具、15頭咖啡具獲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。
1965年原上海市委書記曾狄秋同志一行來高級美術瓷廠參觀。
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總統(tǒng)尼克松訪華,為民瓷廠特意為接待尼克松生產了一種茶杯,此杯采用高白釉原料,造型秀麗,線條挺拔,杯體與杯蓋結合得體,給人一種輕松愉悅之感。之后,這種茶杯被稱為“尼克松杯”,被人們廣為流傳!澳峥怂杀泵暿榔穑S多名人和有識之士紛紛慕名前來選購這饋贈與收藏的珍貴佳品。二十多年來,她長盛不衰。
1898年5月,為迎接戈爾巴喬夫訪華,為民瓷廠美研部全體陶瓷藝師們全部上陣,日以繼夜不停描繪、燒爐烤花,終于在戈爾巴喬夫訪華的前五天,將“戈氏西餐具”安然無恙送抵北京!斑@為瓷都景德鎮(zhèn)爭了口氣,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爭了光,當時在餐具成品后,大家都歡呼著,大家的努力得到了回報!比~日新說。
記者了解到,為民瓷廠還有很多國內、外及港、澳、臺地區(qū)的旅游參觀團,國內著名影星秦怡,電影《閃閃紅星》攝制組和影星們都曾經來為民瓷廠參觀。
在“亂動”中,扭轉局面
據朱麗芳介紹,為民瓷廠剛剛投產十八個月便迎來了一場“文革”風暴,他和所有的景德鎮(zhèn)陶瓷企業(yè)一樣,在“亂動”中,正常運作的工作秩序、生產秩序和各項廠規(guī)廠紀、崗位責任全部沖夸,生產半停產,生產搶工圖快、粗制濫造,產量、質量、經濟效益急劇下降。
1966年6月6日,“高級美術瓷廠”更名“為民瓷廠”。1977年4月中央召開“工業(yè)學大慶”會議,提出要“建設大慶式企業(yè),普及大慶式企業(yè)”。為民瓷廠被市委、市政府列入首批建成大慶企業(yè)之一。在市委、市政府和陶瓷工業(yè)公司的指導下,投大慶式企業(yè)的標準進行企業(yè)內部整頓,首先是整“軟、散、懶”的企業(yè)領導班子,然后恢復和完善在“文革”中被沖擊掉的“八大”規(guī)章制度,對全廠126個生產工種崗位和46個生產輔助(服務)工作崗位,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和經濟責任,真正做到,事事有人責、人人有專責、崗位有紀律,辦事有準則。同時開展“紅旗崗位”、“紅旗能手”的勞動競賽,把工人在“文革”中壓抑多年的勞動熱情和勞動積極性,主動性充分激發(fā)出來,人廠出現工作井井有序、生產熱氣騰騰的新格局。
同年10月下旬,市委在該廠召開“學大慶”現場交流會,會上提出了許多先進思想,先進經驗,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的口號。會后僅5天的時間里有景德鎮(zhèn)市陶瓷系統(tǒng)、工作、國防、交通、二輕、商業(yè)等六個系統(tǒng)31個企業(yè)和單位,計4500余人來廠參觀和學習。
1980年2月中共江西省委、省人民政府授予為民瓷廠《大慶式企業(yè)》稱號!坝矛F在的眼光回顧和觀察當年的做法。大慶的經驗確實扭轉了‘文革’造成的‘臟、亂、差’,‘懶、松、散’現象,給為民注入了新的生機,為82年進行全面企業(yè)整頓工作夯實了基礎,這是一段為民人值得引以自豪的歷史!痹h委書記張小良回憶起廠里當時的情況激動地記者說。
未來:華麗轉身,再續(xù)傳奇
為民瓷廠進行技術改造,全面提高企業(yè)素質的前提下,產品逐步走向中高檔,花面品種以美國市場為主攻方向,以提高企業(yè)的經濟效益。對美瓷20頭西餐具,首先投入生產,并獲得良好效益。45頭各式西餐具相繼投入生產,成交數逐步以30%遞增,逐成為該廠主導產品。
由于在生產過程中,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,外觀符合對美瓷要求,深受國外客戶青睞。
今后為民瓷廠將重點建設景德鎮(zhèn)陶瓷文化科技產業(yè)園,形成轉型再發(fā)展的局面,“建設景德鎮(zhèn)陶瓷文化科技產業(yè)園,可謂是順應時勢,正當其時,延續(xù)古代御窯到當代官窯的珍稀文脈。為民瓷廠作為‘一軸四方六片’的核心區(qū)域,將實現鳳凰涅槃,欲火重生的華麗轉身,再續(xù)為民傳奇,達到質的飛躍。”朱麗芳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