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鶯歌首次舉辦大陸當代陶藝展

  由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、大陸中華文化聯誼會、臺北縣政府共同主辦,中國美術館委托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呂品昌策劃的 “文思·物語——大陸當代陶藝展”,7月3 日首度在臺灣陶藝重鎮(zhèn)——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鎮(zhèn)揭幕。這也是迄今為止、大陸當代陶藝在臺灣最大規(guī)模的一次展示。

  2008 年春季,鶯歌陶瓷博物館應邀到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過 “藝器·造藝——臺灣當代陶藝展”,在當地藝術界引起一時轟動。

  一年后,中國美術館與鶯歌陶瓷博物館再度合作,邀集大陸二十七位當代優(yōu)秀中青陶藝家提供作品到鶯歌辦展。創(chuàng)作者主要來自中國美術館、中央美院、中國美院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、中國藝術研究院和景德鎮(zhèn)陶瓷學院等學術機構,作品帶去大陸當代陶藝的基本風貌,其中既有任教于景德鎮(zhèn)陶瓷學院的孟福偉作品 《二00八·五·一二》,用寫意手法記錄汶川大地震的災難場景;也有年輕陶藝家劉錨錨熏燒的卡通化動物造型,較小尺度、生動可愛。

  這次展覽的一大特色是兩岸當代陶藝作品聯袂展出。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張清淵策劃的“測量·探底——臺灣當代土象展”邀集八位臺灣陶藝家展出作品,特展讓臺灣觀眾同時看到兩岸當代陶藝精彩作品 “對話”。

  臺北陶藝家徐兆煜說,與前年在景德鎮(zhèn)國際交流展中所見作品相比,大陸陶藝創(chuàng)作無論風格、手法、感覺都有明顯進步;不過,學習和借鑒現代陶藝技術、手法,大陸陶藝家還需要透過時間消化、分解其中內涵,才能逐步呈現自己的風格。北京清華大學陶瓷藝術設計系教授鄭寧則分析,臺灣現代陶藝起步早于大陸,陶藝創(chuàng)作中工藝辦法、材質豐富多元,更突顯個性化,底蘊較為深厚;大陸創(chuàng)作者熱情高、敢想敢干,充滿向上的活力,但積累仍不足,還要向臺灣一些資深陶藝家多學習。大陸陶藝家在與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,要把看到的陶藝風格等內化,才能創(chuàng)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形式。他們都認為,兩岸陶藝界帶著作品面對面交流,是 “很棒的事情”。

  此次特展將持續(xù)到10月11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