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紫歸牡懷”系列10年來屢屢引發(fā)市場熱潮。1997年發(fā)行的“紫歸牡懷”茶具,發(fā)行價38000元,短短三天已全部售罄,目前價格已近10萬元;發(fā)行量388套的“紫歸牡懷”紀念瓷瓶估價已達12萬~15萬元……香港回歸10周年前夕,由景德鎮(zhèn)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創(chuàng)作的“紫歸牡懷”10周年紀念瓷瓶即將成為“紫歸牡懷”系列的高潮。
“紫歸牡懷”平民藏品升幅大
本報5月26日《“紫歸牡懷”見證香港回歸》中報道,“紫歸牡懷”中,“紫”為中國香港區(qū)花“洋紫荊”,“牡”為中國的國花“牡丹”,“紫歸牡懷”剛好與“子歸母懷”同音,“紫歸牡懷”系列由1997年贈送給香港作為回歸賀禮的“紫歸牡懷”瓷版畫開始,同年深圳發(fā)行了與該瓷版畫同系列的紀念茶具。
有收藏人士表示,目前景德鎮(zhèn)大師級作者的作品每年升幅20%~30%,這件藏品目前的價值至少也達到近10萬元了。
今年是香港回歸10周年紀念,張松茂大師與其帶領的“陶瓷世家”再度創(chuàng)作,推出“紫歸牡懷”紀念瓷瓶,成為1997年的“姐妹版”。據了解,該套紀念瓷瓶圖案與“紫歸牡懷”瓷版畫相似,限量發(fā)行量共388套。
工藝美術大師身價不菲
張松茂大師擅長花鳥,尤其喜愛畫牡丹,其“陶瓷世家”成員之一——他的夫人徐亞鳳同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,深諳著名的“水點桃花”畫法。在“紫歸牡懷”系列的作品中,兩位大師合作無間,互相取長補短。
張松茂大師的作品已被市場所廣泛接受和肯定。2005年,他的粉彩“三顧茅廬”瓷板畫(橫幅雪景圖)被一位收藏家以150萬元人民幣購藏,創(chuàng)下了當時景德鎮(zhèn)單件藝術瓷賣出的最高價。2002年時其作品定價已高于大部分景德鎮(zhèn)大師:瓷板畫每尺約在6萬元以上,花瓶每尺在8萬元以上。
紀念瓷瓶或成大師封筆之作
近年來,現代陶瓷逐漸成為收藏者的重點關注對象,著名的陶瓷大師,特別是有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”稱號的大師,其作品往往身價不菲。像陳揚龍、鄧文科、賴德全等人的作品動輒已達數十萬元,張松茂是大師級作者中的領軍人物,作品價值當然也不菲。
收藏者認為,以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作為主題和時代背景,該瓷瓶很可能有較大的升值潛力。也有追捧者認為,張松茂大師已年過古稀,近年來已經很少創(chuàng)作作品,“紫歸牡懷”有可能成為張松茂大師封筆前的珍品之作。